1.一种TMeQ[6]与D,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,其特征在于:包括水溶性瓜环TMeQ[6]与客体D-甲硫氨酸合成的TMeQ[6]-D-甲硫氨酸-Cd
2+超分子配合物,还包括水溶性瓜环TMeQ[6]与客体L-甲硫氨酸合成的TMeQ[6]-L-甲硫氨酸-Cd
2+超分子配合物;所述的TMeQ[6]-D-甲硫氨酸-Cd
2+的分子式为C
45H
55O
14N
25CdS,结构式为:
![]()
所述的TMeQ[6]-L-甲硫氨酸-Cd
2+的分子式为C
45H
55O
14N
25CdS,结构式为:
![]()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MeQ[6]与D,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,其特征在于:还包括水溶性瓜环TMeQ[6]与客体D-甲硫氨酸合成的TMeQ[6]-D-甲硫氨酸-Zn
2+超分子配合物,水溶性瓜环TMeQ[6]与客体L-甲硫氨酸合成的TMeQ[6]-L-甲硫氨酸-Zn
2+超分子配合物;所述的TMeQ[6]-D-甲硫氨酸-Zn
2+的分子式为C
45H
55O
17N
26ZnS,结构式为:
![]()
所述的TMeQ[6]-L-甲硫氨酸-Zn
2+的分子式为C
45H
55O
17N
26ZnS,结构式为:
![]()
3.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MeQ[6]与D,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TMeQ[6]与D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按下述步骤制备:a.将TMeQ[6]与D-甲硫氨酸按摩尔比0.8~1:6~12混合,得A品;b.将Cd(NO
3)
2·4H
2O或Zn(NO
3)
2·6H
2O按TMeQ[6]与Cd(NO
3)
2·4H
2O或Zn(NO
3)
2·6H
2O的摩尔比为0.8~1:4~6的量加入A品混匀,得B品;c.将B品在50-60℃下加热溶解,之后静置直至出现结晶,该结晶即为TMeQ[6]与D-甲硫氨酸合成的超分子配合物,即TMeQ[6]-D-甲硫氨酸-Cd
2+或TMeQ[6]-D-甲硫氨酸-Zn
2+超分子配合物。
4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MeQ[6]与D,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,其特征在于:所述的TMeQ[6]与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TMeQ[6]与D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相同。
5.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MeQ[6]与D,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应用,其特征在于:该超分子配合物用于识别氨基酸。
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MeQ[6]与D,L-甲硫氨酸超分子配合物的应用,其特征在于:该超分子配合物用于对药物的包结,具体用于瓜环与多肽类药物的包结。